190. 190 海湾之行 放心,我会保护你的……_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笔趣阁 >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 190. 190 海湾之行 放心,我会保护你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190. 190 海湾之行 放心,我会保护你的……

  褚怀良很快就明白了南雁的用意。

  随身听在欧美的火爆,势必会引起一些注意。

  哪怕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代理商,但不可能搞定所有人。

  一旦被人攻讦,那么引起当局政府的注意是早晚的事。

  汽车生产线的谈判是用来分散注意力的段。

  我就算是卖到一百个随身听,也不如你一辆轿车的利润多。

  我就算是能制造出新鲜玩意儿,连个时髦点的轿车都造不出来。

  这是示弱于人。

  谈判得热闹,越是热闹越能示弱于人,国内这点仅有的成果就越是安全。

  “你这个老伙计,还真是聪明的很。”

  上级领导的夸赞让褚怀良笑了起来,“这话可不能让她听见,不然尾巴得翘天上去。”

  “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嘛。”

  不过这事也不是外贸部能做主的,还得再请示上级,回头让工业部那边去考察。

  至于到底是从德国引进还是从美国引进,到时候再呗。

  从来不是一头下注,两边都来呗。

  褚怀良这边还在试探着美国人那边的意思,南雁人已经回到了芜湖。

  无线电厂这边倒是挺省心的,就是地委的张主任,现在应该称之为张书记才是。

  原芜湖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芜湖地区人民政府,地委班子里的成员变化不大,只不过革委会这个词要成为历史的产物。

  原本的张主任变成了张书记。

  早前已经来无线电厂几次,人家的态度摆在那里,南雁不过去一趟的确不合适。

  余明城还是提醒了声,“应该是跟本地的工业发展有关。”

  无线电厂是本地出了名的大厂。

  现在彩电也好彩电生产线也罢,都创收不少。

  地区这边眼红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

  张书记之前也挺帮忙,不全都给开绿灯,但没有刁难过无线电厂。

  南雁于情于理都要过去一趟。

  厂里头的事情先往后放,她先去地委那边。

  余明城立马给那边办公室打电话。

  南雁过去的时候,张书记在大院门口亲自迎接。

  给足了她面子。

  一阵寒暄过后,张书记这才了起来,“我这也是灯下黑,想着法子看能不能提升产能,结果倒是忘了咱们无线电厂有计算,听现在这数控床很好用,是有这回事?”

  “倒是有,但现在的数控床还不够全面,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更多地还是依赖于工人。”

  整个的数控床可太复杂了,国内现在还做不到。

  能把关键环节做好就已经十分不错。

  张书记不是很懂这其中道理,仔细询问了一番这才明白,“那这意思是,不好弄?”

  “也不是不行,但是这生产线改进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精力不,资金投入也不,当然如果咱们本地械厂能够参与进来,就能够节约不少的资金投入。”

  “这样啊,这倒是问题不大。”张书记笑了起来,“你看这样好不好,明天咱们开个会,一起讨论下这个问题,喊上相关部门的同志,争取能把这事尽快解决,这样也不耽误南雁同志你太多时间。”

  “成。”南雁起身,“那明天咱们会上再讨论,正好我这刚回来还得去处理厂里的事情,就不打扰您了。”

  张书记亲自送人离开。

  地委这边不免有些怨言,“她这一副火烧屁股忙里忙外的给谁看?”

  真就那么忙?

  张书记白了一眼,“总比你人闲话来得好。”

  忙不忙的他不知道,但人是越忙职务越多,有人盯着想把她拉下马,没成功不还把自己折进去了。

  明了什么?

  没脑子的人是永远想不明白问题。

  南雁回去后还真有些事情要处理。

  第三研究中心这边最近有点忙,徐新华有些忙不过来,出口的几条彩电生产线如今总算能交货。

  但新的问题来了。

  周边地区的电视厂有点眼馋,想着更新换代一波。

  “换什么换,国内的彩电市场才多大点?”

  一台黑白电视差不多三百块,普通工人一年不吃不喝的工资。

  而一台彩色电视那得三千块!

  有多少人能买得起?

  国内电视普及任重道远,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必经之路还要走,毕竟国民平均收入在那里放着。

  眼馋彩电挣钱多,倒不如踏踏实实把现在的工作做好。

  再,就算钱挣得多那也不是进自己腰包,除了上交财政外,剩下的结余不都是用来搞研发吗?

  南雁的简单粗暴让徐兴华老脸一红,“我这怎么跟他们。”

  “就问三个数就行。生产线升级换代准备了多少资金?本地居民平均年收入多少,彩电的销售价格预期又是多少。”

  徐新华也不是没疑问,被南雁瞥了那么一眼,连忙点头,“晓得了。”

  “你是负责人,该拒绝的就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不用答应。今天跟你要生产线,明天想要上天你是不是也得答应?”

  南雁的形容让徐新华笑了起来,“倒也不至于。”

  “人心不足啊,你要是有耐心就跟他们多,实在没办法的话那就回头让杨给你撑场子。”

  这倒是让徐新华有些迟疑,他听南雁过段时间还要出差,难不成这次出差不带杨秘书出去?

  带这个林秘书出去也不是不行,但年轻女同志出门在外的可能威慑力不够。

  还是带杨秘书出去比较安稳。

  实际上南雁谁都不打算带。

  去海湾那边有些冒险,她自己倒是无所谓,没必要带着俩秘书一块冒险。

  何况回头上面会给自己安排人。

  这俩指不定还会给她拖后腿呢。

  留在国内处理一些必要的工作更靠谱一些。

  这个问题南雁没回答,徐新华也没再问。

  他想着不再打扰南雁,走了两步忽然间又想起来,“那万一从国外引进彩电生产线怎么办?”

  倒也不是没这可能。

  仿佛无线电厂就是见不得人好,想法子阻拦他们似的。

  “真要是这么,那就随便他们呗,反正咱们自家生产的彩电,还真不介意跟他们打价格战,看到最后谁哭谁笑。”

  真要是打了价格战,谁都笑不出来。

  但掌握着关键技术的国内彩电生产线,显然能把成本拉得更低。

  事实上不止是价格战,回头跟百货公司一声,不准其他产品进入,这样就能一劳永逸。

  但到底是同胞,哪能这么下狠啊。

  还是再劝劝吧。

  就是不知道那些人什么时候再来,徐新华目前只好以逸待劳。

  她这边刚出去,半导体研究中心的王主任没多大会儿就过了来,简单了最近的工作成果,倒是有两项技术实现了自主研究。

  相关的技术明都已经写好,递到首都那边让去国际上申请专利了。

  只不过也有几项技术实在绕不过去。

  “那就先搁置,先把其他问题解决了,再回头来看这些,如果实在解决不了那就不用管了。基础不会太卡脖子,重要的还是更新更科技的技术。”

  王主任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光刻的技术难点在镜头上。

  虽现在上海光学仪器厂正在进行镜头的研究,但几乎从零开始的研究需要几年时间来发展,而这几年日本也好德国也罢肯定不会原地踏步走。

  “镜头的研究需要时间,不过咱们也不能把赌注都压在镜头上面,我这次去首都,正好找到了一些资料,你最近有时间的话得去首都一趟,看看怎么跟那边的化工厂达成合作。”

  化工厂。

  王主任当即反应过来,“你的是光刻胶?”

  南雁笑了起来,“是啊,既然镜头重要,光刻胶也很重要,咱们两抓,镜头现在落后太多,但光刻胶倒是跟国外差距没那么大,把这个做好了倒也算是给自己找了点底气。”

  “是,是这个道理没错。”王主任笑了起来,“我这边工作安排妥当就去首都那边,什么都会让他们把这个继续研究下去。”

  只有继续坚持下去,才能看得到希望。

  无线电厂就是最好的例子。

  “行,有什么问题的话你就找林,她算是业内出身,之前就是工程师,技术相关的多问她总没错,要是解决不了就直接打电话找贺司长,贺司长解决不了就找罗部长,再不行那就等我回来。”

  总之在问题解决之前,就多尝试就是了。

  王主任点头,“成,我心里有数了。”

  几个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走马灯似的过来。

  南雁的办公室十分热闹。

  等送走黄主任,外面天色已经黑透了。

  林辰正在走廊里跟杨秘书闲聊,“领导总是这么忙?”

  “那倒也没有,只是刚回来的这几天,事情不免多一些。”

  等着这些棘的事情处理完了,就是领导给他们找事情做了。

  这事杨秘书不要太熟悉,毕竟好几次都这样了。

  年轻的女秘书虽然知道这是自家领导的作风,但还是有些错愕。

  这种给自己找事做的做派,还真是

  有些似曾相识。

  两人跟南雁一块吃晚饭的时候,厂里的后勤科长过了来,起了林辰的安排。

  “家属院那边没有适合的住处,单身公寓那边好像也不太适合,要不暂时住招待所怎么样?”

  林辰十分好话,“有个住的地方就行。”

  她本来也不是无线电厂的工人。

  后勤科长看向南雁,这事林秘书了不算,得听大领导的。

  俚语打狗也得看主人。

  这是厂长的面子,你不心处理,能行?

  南雁没开口,这让后勤科长不免有些紧张。

  这安排,是不是不太合适?

  “那我”

  “挺好的,辛苦了。”

  “不,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后勤科长长舒了一口气,跟林辰交代了几句后,这才离开。

  “您吓唬人干什么?”杨秘书觉得领导有点过分。

  南雁把粥吃完,“那你得问,他想那么多做什么?”

  正常的工作流程走就是,但又想着讨好领导。

  南雁不吓唬他吓唬谁?

  杨秘书轻咳一声,“下面人也不好做事。”

  “上面的不好好做人,下面的又有心思,倒是双向奔赴了。”

  南雁了句大实话,让杨秘书和林辰都不知道怎么接这话茬。

  事实上,她也就是随口一句而已。

  她还管不了别人,管好自己就不错了。

  第二天一大早,地委那边秘书专车过来接人。

  倒是老熟人,张书记身边的那个李秘书。

  车上就聊了几句,起了地委这边的一些工作安排。

  “高副部长您有什么建议吗?”

  南雁笑了笑,“我没主持过地方的工作,但也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其中关系大,我还是不要胡乱开口的好。”

  李秘书笑着道:“归这么,但老话治大国若烹鲜,您能把偌大的工厂管好,打理的井井有条,即便是去地方上任职,也差不了。”

  “还是不一样的,一个城市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人,可一个工厂才多少人?工厂有各个部门,但一个部门又有多少人?虽现在是企业办社会,但型社会与大型社会到底不一样,让你管理十个人容易,一百个人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呢?困难程度不同的。在这件事上我可没什么发言权,还是你们张书记做得好。”

  要不是知道这位是副部级干部,压根不需要对一个地委书记溜须拍马,李秘书还真怀疑自己听错了。

  显然,这位口风紧的很,李秘书也没再什么。

  到了地委大院这边,南雁才知道今天的会议规模还挺大。

  基本上把地区各个单位的负责人都喊了过来,械厂那边来的人更多。

  显然地委这边准备充足。

  简单的寒暄过后,张书记言归正传,主旨倒是明确。

  新形势下的芜湖地区经济发展道路该如何走。

  对比这个地委书记的热情,其他部门负责人的发言不算特别踊跃。

  毕竟他们考虑的还没那么长远。

  李秘书留意到,特别邀请来的高副部长发言也不算特别多。

  也就是牵扯到械厂时,这才多了几句。

  显然,这位副部长十分谨慎。

  你不好这种谨慎是错的,毕竟涉及到其他单位的事情,她不见得有经验,不好。

  但这种谨慎,绝不是张书记希望看到的。

  会议持续时间长,中午吃饭的时候,张书记特意请高副部长出去话。

  李秘书没有跟着,也不知道了些什么。

  下午再开会时,高副部长话多了起来。

  偶尔的尖锐听着有些刺耳,但仔细思考倒是那么回事。

  李秘书有些不太明白,午饭时究竟谈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谈话内容让高副部长转变了心思。

  同样不解的还有杨秘书。

  会议持续到晚上六点半才结束。

  “厂里还有点事,我还有些工作要处理,先回去了,改天有空我请张书记您吃饭。”

  厂里头能有什么事?

  杨秘书想不明白。

  回去后领导倒是去了办公室,但并没有待太久。

  甚至都没怎么往外打电话,所以她又是处理了什么事?

  杨秘书想不明白,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想这事。

  他迷迷瞪瞪的睡着,冷不丁的醒来忽然间意识到问题所在。

  态度。

  足足一天的会议,上半场和下半场截然不同的态度,那也只是为了表明她的态度而已。

  她可以提意见,但也不是没脾气。

  别有事没事的过来找帮忙。

  主要是后者!

  毕竟来找余明城套交情的本地厂子可不少,远不止周边地区那么些。

  领导马上就要出国,到时候怕不是还会有人过来套近乎。

  这是想着走之前留下点余威,好威慑那些有心之人。

  不过这态度

  地委那边是默许的。

  毕竟今天领导也的确帮了些忙,是找东北那边的械厂商量下,请那边的一些老师傅过来指点工作。

  地委的张顺原又不是傻子,他才是主持一方工作的人啊。

  午饭时出去交流,大概就是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

  杨秘书再度躺下,看着窗外的月光,心情却迟迟不能平静。

  无线电厂直属四部,但依旧绕不过地方政府。

  领导即便是副部长,有些事情还要跟张顺原这个地委书记商量。

  哪有什么绝对的东西?

  权力也好,自由也罢,都是相对的。

  不过,睡眠是独属于他的。

  杨秘书闭上眼睛,领导出差走后,他还留在芜湖这边,遇到的麻烦事不会少。

  也得多用心应对才是。

  南雁预计离开是在十月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九月下旬,她在参观了无线电厂的收音生产线后,第二天就前往上海。

  然后借道香港,飞往海湾地区。

  海湾第一站,德黑兰。

  两个秘书都留在国内,和南雁搭档出现在德黑兰的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

  个头不算特别高,眉眼平平一如其名,李平。

  丢到人群里还真不会被一眼看到。

  大隐隐于市嘛。

  普通人也挺好,起码不惹眼。

  然而这种不惹眼,在抵达德黑兰的第一天就消失不见了。

  从场出来时,南雁被一个朋友撞了下。

  她意识到这碰撞不对劲后,李平抓住了那孩。

  “偷东西是不好的朋友。”

  着把那孩的腕一折,南雁的钱包掉落下来。

  李平笑着用脚尖勾起,推了那还没反应过来的孩一把,“下次再这么毛毛脚的,心我砍掉你的。”

  为了海湾之行,南雁特别学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

  虽然只学了个皮毛。

  但这话也听了个七分懂。

  看着那孩抱着脱臼的胳膊骂咧咧离开,南雁低声道:“你就不怕这家伙找人来报复?”

  这种肯定都是有组织的呀。

  敢下那就是看中了他们是外来人,对本地不熟悉。

  有些拿捏住了他们这些外来者的心态,专门挑他们下,甚至还打击报复。

  南雁来之前有打听过。

  “我还怕他们不来呢。”李平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的大白牙,“放心,我会保护你的。”

  这话南雁听着一点都不放心。

  算了,先离开这边再。

  他们俩来这边的目的大概率不同,这事等到了酒店再好好商量。

  七十年代的德黑兰十分的繁华,毕竟有着这个星球上最要紧的资源,石油。

  只不过大城市里也有贫民区,一如纽约地铁也不乏脏乱差一样。

  南雁留意到跟在后面的车子。

  她捏了捏李平的胳膊。

  李平歪头看了她一眼,那意思是你还挺敏锐。

  南雁能不敏锐吗?毕竟特效大片看多了,又来了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跟巴黎跟马德里完全不同啊。

  酒店办理入住续后,李平在房间里一阵检查。

  “还行,没有放监听设备。”

  南雁看他这般忙活,“直接点,你有什么工作。”

  “来赚钱啊。”李平理所当然的笑了起来,“这是咱们共同的目的,别生气,我知道该怎么收拾那些人。”

  他关上窗户,看着抱臂站在那里的南雁,“咱们在这人生地不熟,想要做生意最快最直接的办法自然是接触本地的黑市分子。”

  “还有比这些人更合适的吗?”

  李平振振有词,“我这叫引蛇出洞,这一招你应该很熟悉才对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